本頁關鍵詞:重慶精密管
國內現貨重慶精密管市場還在下滑,主要鋼材品種的價格繼續回落。全球鐵礦石市場在需求趨弱的背景下,供給卻在快速增長,“供強需弱”格局正在漸漸成型。
據國內知名重慶精密管資訊機構“我的重慶精密管”提供的最新市場報告,最近一周,國內現貨鋼價綜合指數弱勢下行,報收于118.2點,一周下滑0.64%。螺紋鋼期貨持續走低,影響到現貨重慶精密管市場內的心態也持續偏弱,市場行情走跌,各主要鋼材品種的價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。目前,重慶精密管市場需求仍未有明顯釋放,鋼價的震蕩運行將成為“新常態”。
不過,與此相對應的卻是重慶精密管業粗鋼產量屢創新高。2014年1~6月份,全國粗鋼累計產量為41191萬噸、同比增長3.0%,凈出口鋼材折合粗鋼3591萬噸,國內重慶精密管表觀消費量為37600萬噸、同比僅增長0.4%。如果沒有凈出口的大幅增長,產品過剩情況會更加嚴重。
是什么原因讓重慶精密管行業產能越減越多,甚至在淘汰過程中還出現“逆生長”的態勢呢?有分析稱,重慶精密管業走到今日的“窮途末路”,與之前的瘋狂擴張有直接關系——2009~2010年的兩年間,是四萬億投資盛宴的高潮,也成為重慶精密管業積重難返的開端。
“如果不能控制新建的高爐,淘汰的產能和新增的產能相比仍然杯水車薪,重慶精密管產量也就難以控制。”分析師表示。
這也反映了企業進退兩難的現實困境,“鋼廠仍在繼續往前沖,即使虧損也不會輕易停產。”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,這主要是因為一旦停產就很難再從銀行拿到錢,人員安置也是大問題。
或誘發多米諾效應
比產能過剩更加嚴峻的還有鋼企持續緊繃的資金鏈。
全球鐵礦石市場終于在經過較為漫長的“時滯”之后,與其下游的重慶精密管行業形成較為對應的“景觀”。在“需弱”的背景下,供給卻是“被增長”,市場的“無奈”讓此前一直風光無限的國際礦商有所領略了。據相關機構的最新報告,在國產礦市場上,河北地區鐵精粉價格小幅松動,噸價一周下跌10元。鋼廠采購謹慎,市場成交疲弱。進口礦價連續小幅回落,14日62%品位普氏鐵礦石指數收在每噸93.5美元的價位上,一周下跌1.5美元。相關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,力拓、必和必拓等全球四大礦商合計鐵礦石產量同比增長近13%,創出歷史新高。鐵礦石供應的這種快速增長,多少包含著一點“無奈”。礦市“供強需弱”的格局正在逐漸成型。
相關機構分析人員認為,7月份國內外經濟宏觀面相對有點趨弱,這對重慶精密管市場信心的恢復有所影響。重慶精密管行業本身正處在傳統的需求淡季,市場銷量難以提升,下游采購的積極性較差。在供需矛盾未有實質性改善的情況下,鋼市只能維持震蕩偏弱的運行態勢。 |